看到伊朗的一个消息,惊得我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我就最不愿看到这样的描述,就一行字智慧财讯,然后剩下的全靠你去猜。
关键这样的消息还试图左右你的猜测,就是让你的想法往核大战上面去引。
我信吗?显然又觉得不可能,我不信嘛?你说那是人家伊朗权威发布的,我质疑信源吗?又显得我对信源的不尊重。我要是相信这个信源嘛,你让我怎么评价呢?
我就按照我的习惯,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路,大家在思路上碰一碰,看看能研究出个什么结论。
首先呢,伊朗到底有没有核弹?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实非常简单,建立于一个前后关系上,就是任何有核弹的国家都得先有试爆行为,据我所知,我还从未得知伊朗进行过核试验,所以我认为他没有,虽然也有人认为伊朗有,我不争论这个,我只是按照我的信源等级习惯去看待,没有进行核爆试验=没有。
那么伊朗这个消息是在证明什么?在试图告诉全世界伊朗即将研发出核弹?可问题又来了,研发成功的话,也无非两个答案,一是进行核试验,二是直接扔给以色列,前者在目前的局势下就等于伊朗自己炸自己玩,后者要是真扔过去真的成功爆炸了,那便是核大战,可造核弹又不是造气球,拿个打气筒一天就造好几百个。
但就算好不容易研究出一颗核弹的话,试验一次就没了,届时会让美国和以色列更加下定决心,因为不会让伊朗有时间造出第二颗。而若是直接扔出去,姑且不论伊朗有没有胆量去引起全球核战争,就算有,可就一颗的话,后续怎么玩呢?总不能用一颗挑起全球核战争,然后紧接着就傻笑着等着各种核弹飞过来?
这怎么看也都对不上正常逻辑啊,这要是画大饼的话,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大饼,战争中临时制造核弹?而且是在核设施和核科学家都阵亡的前提下。
不过呢智慧财讯,本着世事无绝对的原则,我还是给各位一点噱头吧,看这条即时局势发展的脉络:
俄罗斯撤侨了。
我猜,我是说我认为啊,很快就一定会有营销号跑出来说伊朗要发射核导弹了呢,理由就是俄罗斯担心伊朗惹来多国的核攻击而紧急选择撤侨,因为核弹之下生灵涂炭嘛。
等一下,等一下,各位,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刚写完上面一段话,自动刷新了一下,就出现了新的一条:
什么?伊朗总统又重申伊不寻求核武器了?我没看错吧,这篇文章是我自己在跟我自己左右手互搏吗?伊朗到底要表达什么?这与开篇伊朗发布的那条消息完全错位了啊。
古人有云,吓唬人也得等敌人反应过来再下台阶吧,我估摸着以色列人都还没有看到伊朗那条“核导弹”的照片呢,这伊朗怎么有朝令夕改了呢?
睡觉前,伊朗核导弹要来了,醒来后,伊朗不寻求核武器,而且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还在今天发表讲话对此事补充了一下,他再次强调伊朗“不寻求核武器,也不是侵略者”。
有时候我真的比较好奇伊朗对于自己地缘生态位、尤其是对其自己的处境的考量标准到底是什么?一个被未听到宣战就被闪电轰炸被奇袭的受攻击方,能在表态和回应中说出自己不是侵略者这样的立场表态,不知道的还以为伊朗现在已经把以色列打得不行了。
可现在正在计划飞援以色列的英美战机,还有美国从乌克兰转运至以色列的几万颗导弹,难道不是以色列占优吗?到底谁在侵略谁啊?伊朗不会寻求人道主义和地缘援助就算了,这怎么还担心起国际上会指责伊朗了呢?我完全搞不清楚伊朗的发言,我完全无法理解伊朗的逻辑,它,现在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绝对优势方发的言一般。
而最重要的问题是,伊朗的强硬派目前伤亡惨重,这位“爆冷”的佩泽希齐扬则又是一位坚持温和立场的总统候选人,我不知道该不该这么说,这个时候的伊朗放弃核设施、放弃核科学家,放弃了强硬派,又选了这么一位只想通过谈判和对话改善伊朗与世界国际的关系做总统,再加上,最终我的闹海里就控制不住生成两个字:“亲美”。
但这只是我的第六感反应,至于是不是真的这样,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
一直以来,我都错怪抵抗之弧了,我一直认为抵抗之弧是伊朗在幕后做扶持的,至少和伊朗脱不了干系,但现在,伊朗用强有力的事实在向我证明,中东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抵抗之弧,因为伊朗压根就不抵抗,而这几天伊朗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在面对如此重大的伤亡和损失之后,那零星的几次轰炸的火力与对等反击的力度,想让伊朗动用三军去打一场是基本不可实现的了。
原来真主党、哈马斯,还有红海和曼德海峡的“守护神”胡塞武装,根本不是伊朗的代理部队,他们原来都是在为自己的信仰而战斗,伊朗之前口中还惦记着他那愣往身上凑的“中俄伊大三角”,结果背地里却想与美国成为远方亲戚,现在好了,抵抗之弧没了,大三角?谁跟你大三角?就连他们心心念念的美国警察也换了身海盗的衣服攻破它家的大门了。
现在,哈梅内伊牵着爆冷当上伊朗总统的佩泽希齐扬,两个人还跟没事人似的依然对美国抱有幻想,但却不曾回头看一看那消失的抵抗之弧,也没统计核设施与核科学家的损失对伊朗是多么大的重创,这样一心只想着拥抱美国的伊朗,注定是一场甜美的梦境,而且是用史上最大规模的中东战争,用无数中东人的生命换来的美梦。
我想我该换个视角看中东了,胡塞武装比伊朗更值得令人钦佩。
实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