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除了深圳北站这个超级高铁站之外天天盈,正在紧张规划和建设另外多个高铁站,其中深圳西丽站是比较重要的高铁站之一!
深圳西丽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以 13 台 25 线的规模成为深圳最大高铁站,其设计布局融合了高效换乘、站城一体和智能运营三大核心理念。
站场设计:多层立体布局与高效换乘系统
深圳西丽站采用 “上进下出为主、多层多向进出” 的流线组织模式,总建筑面积达 146 万平方米,相当于 200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车站主体为地下四层结构:地下一层为高铁进站厅及地铁换乘层,通过 18 组扶梯实现与地铁 13、15、27 号线的无缝衔接;地下二层为高铁候车层,设置 4 个大型候车区,可容纳 2.5 万名旅客同时候车;地下三层为高铁站台层,13 座岛式站台沿东西向一字排开,站台宽度达 12 米,满足高峰期每分钟疏散 3000 人的需求;地下四层为城际铁路站台层,与深惠、深莞增城际铁路实现同台换乘。
此外,车站东、西咽喉分别设置 3 条动走线,可实现动车组列车 “零等待” 出入库,日均通过能力达 280 列。
高铁线路接入与股道分配
西丽站作为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的关键节点,引入 5 条国家级干线和 2 条城际铁路,形成覆盖华南、辐射全国的交通网络!
赣深高铁(京港高铁支线)
设计时速 350 公里天天盈,日均开行列车 120 列,占用 3 台 6 线(站台 1-3,股道 1-6)。线路北端衔接北京、南昌,南端通过西丽站东咽喉接入,2025 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达 8 万人次,深圳至赣州的时间缩短至 2 小时。
深茂铁路(深南高铁)
设计时速 250 公里,占用 2 台 4 线(站台 4-5,股道 7-10)。线路西接湛江、茂名,东连深圳,深江段计划 2025 年贯通后,深圳至江门的时间将从 3 小时压缩至 1.5 小时,2025 年预计发送旅客突破 1500 万人次。
深汕高铁(甬广高铁)
设计时速 350 公里,占用 3 台 6 线(站台 6-8,股道 11-16)。作为沿海高铁通道的核心段,日均开行列车 80 列,深圳至深汕合作区的时间仅需 40 分钟,2025 年春运期间加开夜间列车 410 列,单日最高发送旅客 3.2 万人次。
深珠城际(伶仃洋通道)
设计时速 350 公里,占用 2 台 4 线(站台 9-10,股道 17-20)。线路西跨珠江口直达珠海,通过西丽站西咽喉引入,设置上行联络线实现与深汕高铁跨线运行,预计 2027 年通车后,深圳至珠海的时间将缩短至 30 分钟。
广深第二高铁(规划中)
预留 2 台 3 线(站台 11-12,股道 21-23)。线路北接广州北站,南连香港北部都会区,设计时速 350 公里,建成后将实现广深中心城区半小时直达,并与深珠城际形成 “十字交叉” 网络。
深惠城际、深莞增城际
分别占用 1 台 2 线(站台 13,股道 24-25)。深惠城际西起前海,东至惠州,设计时速 160 公里,日均开行列车 60 列;深莞增城际连接深圳、东莞、增城,设计时速 200 公里,预计 2026 年通车后,深圳至东莞的时间将缩短至 25 分钟。
智能运营与配套设施
深圳西丽站配备国内最先进的智能调度系统,通过 “北斗 + 5G” 技术实现列车调度、客流监测、设备运维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车站东咽喉设置 3 条动走线,与深圳北动车所(14 线库、62 条存车线)直接连通,可实现动车组列车 “当日检修、当日上线”。
此外,车站上盖规划建设 180 万平方米的 “高铁新城”,包含商业综合体、科创园区和人才公寓,预计 2030 年建成后,将形成 “站城人产” 深度融合的新型城市单元。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西丽站的建成将重构深圳铁路枢纽格局!西丽站通过赣深高铁连接京津冀,通过深汕高铁辐射长三角,通过深珠城际打通珠江西岸,日均客流量预计达 130 万人次。
随着广深第二高铁和深珠城际的建设,西丽站将成为大湾区 “双循环” 战略的核心支点,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实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